大数据时代,一个将数据当作核心资产的时代,数据逐渐实现战略化、资产化和社会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数据管理上升到了战略层面,大数据思维和应用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公共管理和政府治理范畴内,对政府治理理念、治理范式、治理内容、治理手段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数据”的社会属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物理和社会两类属性特征。无论是最初的“3V”还是修正丰富后的“4V”理论,都属于大数据的物理属性范畴,是大数据技术所具有的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这时的大数据被贴上的是“技术”标签。大数据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这种属性是大数据受社会影响所衍生出来的属性:
(1)权力多中心。数据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所有者将拥有数据所有权,这种所有权不受限制,任何个人、组织只要拥有有影响力的数据就能成为合法的“权利中心”。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这些“权利中心”将会拥有话语权,进而影响政府治理过程和决策。
(2)交互回应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强调回应与双向交互。微博等社交媒体是Web2.0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产生大量的交互数据,它拥有快速信息传播速度、最大范围覆盖和双向交流互动等特性。
(3)网络关联性。大数据的一个特征是以语义网为代表的Web3.0,它强调关联性。大数据时代,事物处在一张“大网”中,个体的每个行为都和周围的人与物相关联,个人与组织、社会等相互影响力增强。
(4)需求个性化。“后信息时代信息将变得极端个人化,在后信息时代信息具有很强的细分能力。”大数据时代信息受众分类更加明确,很多数据信息服务是根据个人需求量身定做,目的性更强、定位更准确、效果也更好。
在看待大数据时,要建立全面、系统的大数据意识,要看到大数据在创造社会价值、变革行为方式等社会属性的“大”,而不仅仅只是其物理属性的“大”。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中更加关注的是大数据的社会属性,物理属性为政府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但社会属性却可能变革政府治理的模式,对于政府治理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技术角度来说,大数据不是数据的简单罗列和堆积,而是需要对所收集的碎片化的、多样化的、价值度低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如对政府部门业务数据库、政府网站浏览量,以及政务微博和微信等社交网络数据进行抽取集成后,利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分析工具找出可以预测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对现象做出解释的原因,然后以可理解的、交互的方式展现给使用者,为用户提供决策分析支持。
“数据治理”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影响
从技术层面来看,大数据时代社会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程度前所未有,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整合、基于语义网的Web3.0、关联数据、信息发布等新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为政府治理实现“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将会从根本上改革政府组织模式和政府形态,进而改变政府治理模式,影响整个政府存在的形态。从长远来看,大数据将会对政府治理范式、政府职能和政府自身管理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如图1所示。
(一)对公共服务的影响
公共服务环境“开放化”。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一种权利,开放将成为一种潮流,公共服务环境的开放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数据的开放和流动,代表着知识的开放和流动,代表着权力的开放和流动,经济更加发达,政府更加开放,城市更加智慧,社会更加民主,共同构成了开放式的、平台式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在开放的环境中,公共服务机制前所未有的完善,需求将更加明确,服务配置将更加优化,服务方式更加灵活,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更加高效,社会生产力将得到更大的解放和发展。
公共服务方式“推送化”。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供给将由“索取”向“推送”转变,这一转变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是公共服务态度变得更加主动,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公众还是政府的行为都被放在“第三只眼”观察下,为此公共服务将变得更加“主动”,主动对公共服务进行过程追踪,确保公共服务质量,从而有效解决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安全问题;主动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来判断公众对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借此来改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二是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变成“推送”,网络外部性使得政府数据随着受众群体的增加,成本越来越低,倍增效应越来越大,当政府意识到数据开放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时,被动的索取将向主动的推送转变。
公共服务产品“个性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据挖掘更加深入和精细化,有条件引导政府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性的公共服务。例如在医疗卫生行业,相关部门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个人健康信息,把职业、行为等行为数据与电子病历等医疗数据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健康状况模式,提供精细化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以语义网为代表的Web3.0技术将成为主流,政府通过对公众在政府网站、微博等的浏览次数、栏目关注度、在线申请服务、发表评论等多项活动的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工具等对公众活动进行关联,进而主动形成个性化的服务。
“随需所想”的公共服务。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资源按“需”分配将不再是梦想。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公众日常生活交易的数据、网络上公众的意见表达等信息化“脚印”进行分析,了解公众的需求,经过科学分析和合理配置,提供公众所想、所需的公共服务。例如,在信息充分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政府可以通过对各地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资源拥有率和使用率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合理分析服务资源,实现最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