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雁门关外,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景区人头攒动。2024年春节期间,当地游客最高单日突破4万人。而在千里之外的深圳,等比例、高保真3D打印的“云冈石窟”被搬到博物馆展馆内,雕刻精美、意蕴宏大的造像让观众惊叹连连。
“云冈石窟,被誉为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2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加强科技创新,让文化遗产长寿更长安。
杭侃表示,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是资源就应该利用。由于文化遗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保护就成为利用的前提。
“在保护云冈石窟的过程中,科技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杭侃回忆道,1973年,云冈石窟展开大规模维修保护工作,首次在国内将高分子化学材料环氧树脂、甲凝等粘结工艺的现代技术,应用到古老研究艺术品质维修工程中,实现了高分子化学材料对石窟围岩的灌浆加固,并在1976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嘉奖。
除了对文物本体的保护,杭侃介绍,目前云冈石窟已完成总量三分之二的洞窟高精度数字化保护工作;依托性能优良的数字云冈先进技术中心,建立了毫米级精度的石窟三维数据库,形成了云冈核心数字资源资产,为实现石窟“活起来”“走出去”提供支撑。
多年来,杭侃一直活跃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发布了10个高质量审议代表议案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其中山西代表团杭侃等30名代表提出的修订文物保护法议案办理位列首例。
“议案建议能够为推动修法贡献力量,我倍感欣慰。”在杭侃看来,全国人大代表除了要关心国计民生,更要发挥所长,在专业领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山西是文物大省,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已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杭侃曾就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先后到山西运城、临汾等地调研。在调研实践中,他发现山西文物保护利用存在着基层人员不足、保护力量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来说都很典型,想让文物‘活’起来亟须破解这类问题。”为此,在今年两会中,他将目光放在了相应的学科支撑与人才培养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杭侃发现目前高校基本围绕学科评估要求设置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科设置落后于社会需求。杭侃认为,目前全国有超过6000家博物馆,考虑到其运维质量以及服务功能的提升,必须培养对应的专业人才。
杭侃告诉记者,想要保护好一处文化遗产,不仅需要考古学相关知识,还需要更加广泛地吸收历史学、博物馆学、传播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营养,以文化遗产的价值特性和保护需求为核心,开展跨学科研究。
杭侃建议,加强我国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强调文化遗产学科的交叉性和应用性,完善文化遗产学科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培养机制,必要时成立国家遗产学院,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人才和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