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互联网也是文艺创作灵感创意、题材内容等荟萃迸发的地方,已经成为文艺活动无法忽视的“关键词”。对于文艺高质量发展而言,网络平台既提供了传播新手段,也开辟了创作新空间。尤其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网络文学占据网络文艺绝对优势地位的格局,拓展了优质艺术作品的传播空间。包括直播、短视频、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在内的网络文艺,呈现出空前的想象力、创造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加持,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无法快速、便捷地抵达受众。过去三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种形式的“云演出”频频火爆出圈,带来了动辄数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次的播放量,影响力远远超过线下演出。例如,202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70周年院庆之际,连续9天推出包括剧本朗读、经典剧目放送及导赏等在内的线上活动。整个院庆活动,全网超过1.4亿人次点击观看。其中,6月12日晚话剧《茶馆》的直播,全网刷屏,观看人次高达5000万。
互联网既扩大了经典剧目、名家大戏的传播范围,也为地方戏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2年8月13日晚,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在抖音独家举办个人首场演唱会,100分钟的直播共有414.5万人次观看。长沙市花鼓戏进驻抖音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575万人次观看,收获了7万多条评论,粉丝从2000上涨至4万。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等戏曲名家网上开播,更是推动了传统戏曲的“破圈”传播。据《2022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报告》,在抖音平台上已有231种戏曲开通直播,过去一年共开播超过80万场,累计观看人次25亿。互联网通过
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为传统戏曲创造了“新舞台”,为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架起了“高速路”,提供了“直通车”。
同时,互联网还极大地拓宽了文艺的参与度,使文艺创作在专业生产之外增加了用户生产的维度。借助直播等网络手段,千千万万拥有文艺天赋或爱好文艺的基层群众尽情展现才艺,与专业文艺创作者一起,把文艺的网络百花园浇灌得更加美丽动人。有关数据表明,2021年,抖音传统文化类直播同比增长100万场。其中,经典曲艺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78%;抖音非遗类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64%;音乐直播观看人次同比增长166%。主播收入方面,传统文化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101%,其中书法、国画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339%,曲艺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
此外,直播平台的互动性还为艺术教育和艺术传承提供了“新教室”,成为培养文艺人才的沃土。比如,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冯双白、罗斌、黄豆豆、杨丽萍等著名艺术家领衔的“舞蹈传承计划”,就借助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在相关平台扶持的“云上舞台”项目中顺利开展。可见,作为网络文艺新形态的直播已经实现了与多种艺术的深度融合,完成了从最初艺术传播的辅助、补充形式到成为新的媒介形态和新的艺术形式的阶梯式发展。
日前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视频、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当前未成年人获取新闻事件、重大消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接近半数未成年人通过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视频平台获取社会重大事件信息,高于各类传统媒体网站。这再一次提醒我们,更深更广地运用好互联网平台,推动高质量文艺创作与网络空间建设的双向奔赴,才能真正发挥文艺立心铸魂、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作者:胡一峰,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