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北斗产业发展相关工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主要负责同志就推动“十四五”北斗产业发展,推广北斗规模化应用,以及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回答了记者提问。
负责人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建设,已于2020年7月正式开通服务,目前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计45颗,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能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应用初具规模,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据有关机构统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据负责人介绍,我国北斗发展总体情况和主要成效体现在:一是产品制造方面。国内以北斗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SoC芯片,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持双频双模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完成了各项关键性能的验证,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性能再上新台阶。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
二是行业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21年底,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10万台/套,医疗健康、防疫消杀、远程监控、线上服务等下游运营服务环节产值近2000亿元。
三是大众应用方面。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北斗大众领域应用获得全面突破,包括智能手机器件供应商在内的国际主流芯片厂商产品广泛支持北斗。北斗地基增强信息已进入智能手机,可实现米级定位。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支持北斗的已达3.24亿部,占国内智能手机总出货量94.5%。
四是政策法规方面。目前,已出台与卫星导航相关的政策法规1000余件。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委会累计发布北斗领域国家标准32项、专项标准56项,有力支撑产品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完成了国家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修订,为今后一段时期北斗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