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一家医院一张卡”且极易造成重复办理的就诊卡,势必会提升效率,改善民众就医体验。
未来无论是在门急诊大厅排队,还是预约核磁等检查项目,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均将进一步缩短;各医院实现移动支付、检验检查结果线上推送等,减少患者排队和往返医疗机构次数……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在前期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新增了推进身份证医保卡取代实体就诊卡、大医院一周内随访率达100%等内容。
北京改善医疗服务百日行动工作方案所涉及的改革事项比较多,像压缩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实行检验结果线上推送等,都可谓直指时下民众就医过程中的“痛点”。而这里面尤其以推进身份证、医保卡取代实体就诊卡最具便民价值。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能够找出一堆就诊卡,忘记带卡时又要重复办理。既造成资源浪费,一些涉及押金问题的,还增加了患者的不必要支出。正如去年国务院大督查第一督查组在对国家卫生健康委进行实地督查后所指出的,医疗机构通过建立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制度,百姓就医便捷程度有所改善,但就诊卡太多、需反复挂号等“堵点”仍然影响就医体验。
可以说,取消“一家医院一张卡”且极易造成重复办理的就诊卡,已成为改善民众就医体验必须突破的一个“堵点”。这方面,此前北京和一些地方也已有改革行动。如早在2016年,北京市属22家大医院便在“北京通·京医通”微信挂号平台上开通预约功能,这些医院已逐步取消院内就诊卡,实现“一卡通”,而个别省份还提出要建立居民电子健康码,实行一人一卡,全省所有医院通用。
相对来说,这次北京提出普遍推广直接用身份证和医保卡来代替就诊卡,更具“一步到位”的突破性。其一,它的范围不再限于个别医院;其二,不是另建一套平台和打造新的就诊卡,而是依托医保卡、身份证这类“元证明”来进行信息搭载,不仅降低平台建设成本,也有利于日后在更大范围推进民众就医信息的“一卡通”。
每家医院都自制就诊卡,其背后的实质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割据和不兼容,但这只是“前互联网时代”的无奈做法。在当前互联互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包括体检结果互认,早就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置于提升医疗效率,改善民众就医体验的角度,就应该早日实现“一证通用”。这其中,最好的介质,当然就是身份证、医保卡。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逐步推进身份证、医保卡代替就诊卡,还需要有极速体育,足球即时比分直播细节考量。比如,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优质医院,外地患者不少,一些患者可能还无医保,这个时候就应保障身份证和医保卡能够自由切换,根据有利于患者的原则予以平等对待。另外,身份证、医保卡代替就诊卡,未来还更应该从突破区域内的医院之间的壁垒,迈向突破地域限制,成为所有医院的通行证,真正让患者可以通过一张身份证或医保卡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医院无缝就诊。当然,其前提是除了地方努力,也需要医保全国统筹及医院信息共享的扎实推进。
□任然(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