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投简历过去是想找份工作,结果到了面试地方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培训机构,根本不是上班的地点。”又到了毕业季,武汉大学生雷雷(化名)却在求职时遇到了骗子。
本是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的网络平台,却变成了不法分子实施网络招聘诈骗等不法活动的工具。近日,长江商报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虚假信息的存在与其平台不断迅速扩张不无关系。互联网投资金融领域律师董毅智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仅仅是利用人口红利或者市场规模野蛮生长的模式来发展,长期来看都会存在很大问题。
“找工作”变“抽成工资当培训费”
雷雷是武汉大学互联网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58赶集上投递一系列简历后,有一家自称正在招聘网络运营员的武汉本土互联网公司给他打来电话,约好去面试。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招聘地点,并没有看到所谓的互联网企业,而是一家搞培训的私人工作室。“我们这包就业,就是需要先培训三个月。”
雷雷很是奇怪,企业招人可以自招实习生,或者培训试用期人员,为什么冒出一个第三方机构。仔细问了之后才惊觉,原来这背后有强制性的收费标准。“培训说起来是免费,但是需要签订特殊条约合同,每个月工资需要上交近千元给他们,作为培训分配抽成费,时间将近一年之久,而他们分配的工作每个月也就三至五千元。”雷雷感觉遇到骗子了。
自从三年前,斗争了十余年之久的“老冤家”58同城和赶集网牵手成为一家人,合二为一的58赶集有限公司市场份额超过70%。
然而,合并后的58赶集平台却频频陷入虚假信息的风波。北京消费者肖骁(化名)在58同城上看到一则个人出售较高性价比二手相机的信息,随后却掉入了骗子设计的陷阱,最终,肖骁被骗走2000多元;夫妻俩在商务楼租下一间有模有样的办公室,通过在58同城、智联招聘等知名网站发布子虚乌有的招聘信息,忽悠求职者前来面试,并以缴纳体检费、餐费、保证金等名义,一个月内连骗25人3.5万余元;郑州一女大学生在58同城上应聘模特被骗贷款整容……
互联网投资金融领域律师董毅智向记者分析:“从市场占有率来看,58赶集已经这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在招聘领域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么市场比较大占有率比较高,也就更容易成为窝点。”
易观生活服务行业中心高级分析师陈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招聘欺诈现象不是现在才集中爆发,而是一直都存在,只是互联网平台在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因为巨大的存储量成为聚集‘窝点’。”
“58赶集也在监管上做过一些事情,但是由于投放的信息量大、类型繁多,监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陈涛认为,“这方面。平台还需要在技术上和程序上再下功夫,多和相关部门配合,有效打击网络黑产。”
“屡次出现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审查机制不完善,平台对于发布者信息审核寻在漏洞。”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研究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会员营收占比近四成
把全国大街小巷的小广告聚集到一起, 58赶集也迎来诱人的收入。然而,对会员规模和数量的追求,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
“58本身的业务模式实际上就是传统的黄页业务,这种业务追求的是一种流量,也就是信息流。为追求信息流,在审核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是存疑的。”董毅智表示。
记者梳理58同城一季度财报显示,58同城第一季度净利润2780万美元,同比扭亏,按照会计准则来算已经盈利近七千万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在总营收为24.712亿元(约合3.930亿美元)中,会员营收为9.289亿元,占比近38%;在线营销服务营收14.920亿元,占比近60%。
而所谓的在线营销是指,提供实时竞价、优先展示的服务。对此,陈涛向记者解释:“从目前的财报信息来看,并不能推断出在线营销营收是具体哪些板块在支撑,但是互联网公司竞价排名是一种比较常见现象,需要技术手段来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58赶集也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58赶集相关人员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58同城、赶集网上发布信息,都需要通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以及手机号、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等综合资质进行审核。所有在平台上发布的职位信息,均需要通过系统+人工的双重审核,方能在页面上展示。任何方面触发诚信管理系统的预警,都将限制发帖权限,发帖无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