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东临渤海西接翼中平原,东南与山东毗邻,北至津唐交界处,是中国石油下属的分公司之一。大港油田从1964年开始勘探开发建设,勘探开发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厂146公里。截至2012年底,大港油田共产原油1.46亿吨,天然气194亿立方米,现有员工3万人,年产能力500万吨,天然气4亿立方米。
人少、油多、产值低,是这个有着50年历史的老油田最大的特点。油田老,但并不落后。大港油田对信息化尤为重视,尤其是最近几年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云计算的广泛应用,这也是大港油田与其他油田在信息化方面相比的一个主要特色。” 中石油大港油田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马建国这样表示。
先来看看大港油田的基础环境。据马主任介绍,现在大港油田有两个专业机房,承载250多台服务器,配备大功率UPS电源、机房精密空调、自动消防灭火系统和运行环境监控系统,机房基础环境总体上比较完备。
基础环境中,网络采用“环+星形”结构,有3个核心节点,都采用下一代双万兆路由器,到各单位是千兆和百兆,是以主干为核心、二三级单位汇聚、三四级单位为接入层的四级基础网络架构,四级单位网络全面覆盖,建立了网络、数据中心和客户端三级安全防护提供系。
2008年,大港油田开始尝试应用云计算,2009年开始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形成大港油田共享的基础设施云,不仅可以动态共享,而且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并且通过集群与虚拟化的结合,实现关键系统24*7的高可用支持。
目前大港油田的虚拟化平台有物理服务器8台,总存储容量400TB,支撑应用系统120套,替代老旧服务器60台,同时把下属总医院和勘探开发研究院两个单位的机房整合到大港油田的数据中心,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
勘探开发是大港油田的一项主营业务,为此大港油田专门搭建了“勘探开发协同研究云”,采用云计算技术,针对石油行业特点,用50多台高性能刀片服务器、70TB统一存储组成云计算环境,集中部署地震解释、地震建模和并行数模等大型石油专业软件,通过Citrix发布平台,搭建了勘探开发协同研究环境。
其中,大型解释平台可同时支持40个用户进行连片解释,地址建模系统通过并行技术、GPU技术实现地质建模,同时提供超过百核CPU的千万级网格计算,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除了基础设施云,桌面云也是大港油田在云计算上的一个重要尝试。大港油田从2011年开始调研、跟踪桌面云技术,先后对Citrix、VMware、Oracle和华为桌面云产品进行了先导试验,并且实地考察了华为、燕山石化等桌面云应用单位,在此基础上部署了VMware和华为各200点的桌面云试验环境,安排管理人员、生产单位人员、研究人员等多种类型的用户进行一年半的测试,总体感觉桌面云性能良好,可以在大港油田推广应用。
马主任说:“桌面云彻底改变了传统PC的使用和管理方式,有效降低了企业办公桌面硬件投资与运维成本,大幅度提高企业桌面安全与运维效率。”以前大港油田每年大概更新三四千台服务器,从今年开始不再购置PC机,这样计算下来,需要4、5年时间把油田1.56万台计算机逐渐更新为桌面云。
马主任深有体会地说,云计算不仅可以满足信息系统快速部署、高效利用的要求,而且保障安全并降低运维成本,推动数字油田、数字矿区、数字办公建设的发展。据他透露,除了深化云计算应用之外,大港油田计划下一步考虑分布式云数据中心理念,将所有5个数据中心整合起来,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让老油田的发展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