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体育,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图片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于2016年12月9日—10日在京举行
来源: 中国信息协会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12-27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于2016年12月9日—10日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主办,北京国发哲源教育科技中心、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协办。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名誉会长、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为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专门题字。来自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知名教育信息技术企业等4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134名理事、55名常务理事以及秘书长、副会长和会长。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名誉会长朱永新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看见未来,才能创造未来。岁末大大小小的教育论坛,几乎都把视线聚焦于一个话题——未来教育。这正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痛点”与“拐点”在未来教育这个问题上交接了。朱永新说,所谓“痛点”,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们的孩子不能承受之痛。传统教育已经发展到极致,大工业生产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注重整体而忽视个体。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舒展的张扬,创造的冲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自由的释放。千篇一律、机械练习、重复训练、考试评价,在培养了少数“成功者”的同时,制造出极速体育,足球即时比分直播的“失败者”。“痛”极思变。对未来的向往就顺理成章了。所谓“拐点”,是因为这是一个被互联网和现代技术改变世界的时代。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美国前教育部长邓肯对此给予了这样的解释,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他指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第二是教学模式的改变,如慕课、翻转课堂;第三是学校形态、教育结构的改变。我们恰恰在学校形态与教育结构上停滞了、中止了。朱永新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最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对学校形态进行新的设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名誉会长瞿振元在致辞中说,他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瞿会长认为,对信息技术的加速处理和智能化处理会对人类的学习和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意义上,探讨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紧密融合有着重大的意义。今后,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应该结合起来,相互支持,更好地把信息技术和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人的成长服务,让人民受益,让国家受益。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宗凯等领导同志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或从当前,或从未来关注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对未来教育变革的途径、走向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李志民主任认为,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了新的台阶,它不仅改变了行业形态,还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课程结构逐渐改变,知识传授在教室内,知识内化在教室外;课的“形态”也在逐渐改变,从一节课45分钟,到一节课90分钟,到老师一节课只讲20分钟、10分钟;大学的功能也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转向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功能,再转向学校虚拟化,教学和管理的泛在化、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及时转变观念,紧跟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杨宗凯校长提出,信息化的重点在“化”,量变层面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质变层面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未来教育必定是构架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拥有全新的教育文化、观念、模式,以及教学环境、内容、方法。杨宗凯认为,未来教育呈现公平化、差异性、开放性、法制化、终身化、职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特点,基本内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传统教育的价值重建、结构重组、程序再造、文化重构,转换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构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新形态,全面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与会专家在专题报告环节还从教育的智能化时代、未来教育创新、教育的互联网思维与行为、基于PPP模式的教育信息化服务生态等多个维度进一步澄清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给出了在政策和行动层面可以实现的创新思路和有效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李玉顺认为,基于PPP模式的教育信息化服务生态构建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生态构建的必然选择,而建构这一生态系统需要与国家的政策方向和生态系统的内在需求相结合。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教授对于教育智能化时代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周建设认为,依靠大数据挖掘教育经验、在线课堂的智能化、教师动态智慧聚集、用计算机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个体知识的定制和配送,是教育智能化时代的主要趋势。他强调,实施互联网+智能化教育,必须重新思考学生的学习权利、能力养成途径以及知识配送渠道,甚至还需要重新定位学校的职能,重新思考教师的实际角色。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主任尚俊杰教授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和如何重塑学习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历史变迁中教育资源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对比了国内外信息化教育现状,列举了一系列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师角色在信息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魏忠强调信息技术更重要的角色是实践和课下,课上是教师的权力,教育的实质是学习关系;实验、考试、场景、师生、建筑、传承,都不能无视学校核心谈技术;跨界的前提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专业性提升。

此外,会议还组织了由学者、行业专家、教育机构、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的圆桌沙龙,从不同角度探讨“STEM/创客教育与智慧学习”。

 
 

最后,石邦宏副会长代表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做会议总结并致闭幕词。他对本次大会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评价,对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及会务工作人员表示诚挚感谢,并对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石会长指出,本次会议是一次继往开来、富有创新性、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大会。教育分会今后将继续举行各种专题会议,不断凝聚知识、共享研究成果、深化交流合作,努力通过多维度观察和研究教育,引导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推动适应未来教育需要的教育信息化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做出特殊的贡献。


地方动态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出席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

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政府”交流活动在贵阳成功举办

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王金平会长出席2024太阳岛企业家年会,中国信息协会通航分会与新华网携手推动低空经济新篇章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