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体育,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图片

新基建,如何全方位筑牢数字乡村“地基”?
来源: 人民邮电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7-13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实施之中,而数字乡村建设无疑是“发动机”。事实上,“要想富,先修路”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要诀。而在数字时代,由新型基础设施建成的“信息化、数字化大道”,则是数字乡村的基石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修之路”。那么,新基建在全方位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中又扮演着怎样的重要角色?

要解决哪些问题?

新型基础设施的前期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长期城乡二元式的经济发展结构加之乡村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乡村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还存在套用城市规划的问题,欠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不适用于农村实际情况。数字乡村建设亟待“破局”,从而让新基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信息化保障。

由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不平衡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逐渐形成。第45~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城镇地区网民比例与互联网普及率一直领先于乡村地区。近年来,乡村地区的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互联网普及率也有所提升,但与城镇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数字乡村新基建存在区域不均衡的问题。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表现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乡村新基建的完成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现象,例如江浙沪地区的数字乡村新基建水平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与智慧城市建设进程明显不同的是,由于乡村受到地理位置边缘化的影响,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较低,数字乡村建设的辐射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明显。

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也存在建设短板。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乡村数字产业的配套新基建存在明显的短板,严重制约了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乡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农业数字化服务滞后,现代化物流、智能仓储设施的建设情况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乡村电商需求。

乡村信息惠民与数字治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除了网络之外,大数据中心的缺少,使大量的农村相关信息和数据无序、孤立,有价值的数据无法被妥善应用于乡村治理和惠民服务,进而导致乡村治理低效,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数字化政务发展不完善,信息化基础服务设施体系构建困难。

筑牢数字乡村的“地基”

数字乡村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拥有坚实的“地基”,数字乡村的“大楼”才能平地而起。完备的乡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是乡村数字经济、信息服务和现代化治理等数字乡村建设关键环节的根本保障。

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光纤网络入户与升级改造,正在我国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逐步提升的乡村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与互联网基础服务普及度,实现了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以及宽带上网城乡无差别,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此外,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乡村地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基础,有利于逐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乡村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能够使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各个细分领域的数字化成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在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的当下保障农业生产。新基建助力的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土地,切实服务农业生产。

一方面,以5G、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正在构建全新的农业管理模式。由物联网监测设备对农业生产相关的农业资源、气象情况、灌溉水质、土壤墒情、各类灾害信息等数据进行动态采集,将数据上传至后台管理云端并实时发送至农民的智能终端,再通过农业大数据分析就可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可视化、智慧化的科学方案。基于新基建的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真正实现了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精准监测和精细管理。

另一方面,融合型的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数字化重塑农业生产模式。农业机械通过与5G、机器人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与改造,从而将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综合运用于农、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进一步催生的电子农场和智慧农业产业园,通过标准化生产控制管理系统实现饲喂、播种、施肥、灌溉、农药喷洒、作物收割等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自动化管控;与此同时,在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的“加持”下,可以加强对农业数据的分析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提供现代化供应链保障

除了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新基建也能为农业产业链后端的产供销一体化全流程提供信息技术保障,使农村以自身特色农业为基础,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补齐产业供应链短板,助力数字乡村的经济腾飞。

工业互联网以DCS、PLC、FCS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MES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等为抓手实现生产设备数据采集和对接,提高生产要素资源调配效率,重构产业链,再造生产流程,最终完成产业信息的整合共享,帮助农村强化传统产业根基,为乡村中小企业与工厂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生产注入新的活力。

基于对5G、物联网、人工智能小车、大数据的融合应用而构建的WMS智慧仓储管理系统和智慧物流系统,凭借智能化库存管理、自动化车辆调度、运输流程可视化、物流配送视频监控等优势,彻底完善了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可以说,从畅通的5G网络发展出的田间地头农村“电商直播”,到“互联网﹢”助力形成“生产—仓储—运输—销售”任意环节可溯源机制,新基建为“从田头到餐桌”理念的实践和数字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一路保驾护航。

助力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也离不开新基建的助力。考虑到乡村财政的实际情况,如果能由省、市级政府牵头,跨区域统筹布局乡村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挖掘、处理、分析农村生产生活的数据信息,那么就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数字乡村治理。在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农业农村数据将被多个农业生产、乡村管理、惠农服务系统平台高效利用,生成不同村镇数字乡村建设的多维画像,精准满足乡村治理需要。最新的村务信息、农业政策、热销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源变化、出行交通信息、水电缴费情况等信息,都可以从后台调取并通过APP及时推送给农村用户,完成政务服务应用向乡镇、村落的下沉,探索出一种现代化乡村治理新模式。

新基建借力“互联网﹢”,还能实现教育、医疗资源的再分配,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有力解决教育和医疗两大问题。完善的农村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既让“名师课堂”借助线上教学“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智慧校园”从城市向乡村逐步延伸。依靠5G、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偏远地区普及“远程医疗”“线上问诊”等医疗服务成为可能。

托起绿色乡村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绘制现代化绿色乡村画卷,提升乡村环境宜居度,绿色环保的农村新基建必不可少。

物联环境监测云平台能够对农村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实时反馈秸秆焚烧、水源污染等异常情况造成的指标变化,锁定污染源头和日常防控的薄弱之处,有助于建立长期可追踪的乡村生态指标体系。除了积极地防控污染,河道机器人清淤、农村能耗监测、AI垃圾分类及其他“5G﹢环保”的应用等,也使新基建在提高农村生态治理效率上大显身手。

总结

综上所述,要发挥新基建对数字乡村建设的多方面促进作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从城乡融合与城镇化的视角对乡村新基建进行顶层规划设计,辅之以合理的组织协调,发挥基层干部在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与现代化管理方面的长处,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机制,消除制约数字乡村产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和乡村生活环境改善的因素,构建起能够使一切有利要素充分流动的数字乡村建设体制机制。


地方动态

2024(第十一届)中国工业数智化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信息协会推荐项目获得一等奖

荟聚行业精英,集结产业力量,共绘算力网发展新蓝图——中国信息协会算力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4算力网发展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