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长宁区的尽美长者服务中心,总干事费超有一个亲切的外号“小费老师”,几乎每一位进出这里的老人都这样称呼他。
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是沪上首家专注于认知障碍社区支持的社会组织。记者到访时,这里为认知障碍老人举办的昆曲工作室正在开课,伴随着音乐,9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向昆曲老师学习兰花指和兰花掌的动作,进行认知刺激训练。
“小费老师”说,这些昆曲中的眼部和手部动作,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认知刺激训练中,以老年人喜爱的方式,达到延缓老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干预效果。
像这样的昆曲小课堂,每周一次,每次课40分钟到1个小时,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很多认知障碍老人的一种慰藉方式。
指着角落里一位满头白发的阿姨,“小费老师”说,87岁高龄的刘云书和老伴儿余金樑都患有认知障碍症,老先生退休前在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工作,为了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曾经在戈壁滩上一待就是5、6年。“之前两位老人结伴而来,不曾想,年初疫情期间,92岁的余老先生过世了,等到6月份服务中心重新开放后,刘阿姨一度拒绝出门,直到最后社工说服她来参加这个昆曲工作室。”
余老先生在世时最爱和服务中心社工们念叨过去的工作,言谈间还满怀对妻子和家庭的愧疚。为了鼓励刘阿姨,服务中心专门将两位老人在这里活动的照片做成相册,“算是做个纪念吧”。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19年底,全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5.2%;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1.98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5.8%。
近年来,上海在中心城区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通过推进各街镇“15分钟服务圈”布局,重点建设集日托、全托、助残、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目前,上海已建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68家,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187家,提供白天照料的社区日间服务中心720家,月均服务2.7万人;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020个,月均服务10.1万人。
“嵌入式养老,让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不离开熟悉的社会关系,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说。
临近中午,79岁的程文花来到上海长宁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用餐,这里的餐食价格公道,“黄梅天心情不好,不想做饭,就到这里来吃,这些饭菜特别适合我们的口味”。
被程阿姨大力称赞的可不是什么星级大厨,而是由人工智能开发的烹饪机器。眼下,上海长宁区民政局极力打造的“智慧养老”场景,正在激活养老服务的“新动能”。
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告诉记者,针对老年人“现制现售堂吃”的就餐需求,虹桥街道在虹桥的东西片区分别投放2台搭载烹饪机器人的移动餐车,通过冷链配送、餐车现场烹饪,每天每辆餐车可提供500份到800份餐食。同时,通过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合作,将八大菜系开发成程序植入机器中,从而满足老年人更为多样化的就餐需求。
在上海首批发布的12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中,除移动餐车外,上海的各个区也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普陀区为社区独居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联普陀居家安全智慧套装”;虹口区打造智慧养老“云网端”,集成指挥调度中心、数据中心、健康云等12大板块,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务;奉贤区借助“智能腕表”,提供居家生活监测、应急救助、定位、健康管理等服务。
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葛健说,场景需求的发布,缩短了养老实际需求与企业研发之间的距离,让科技应用更有的放矢。
家门口的“嵌入式”养老,和运用人工智能的“智慧养老”,让沪上的“养老服务”更接地气、更有人气,用蒋蕊的话就是“让养老像网购一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