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列车车窗上可看到前后车厢的拥挤程度、能提前知晓换乘站路线图……2日,记者登上北京地铁6号线智能列车,看到车窗等多处变成“魔镜”,显示列车行驶信息、车厢拥挤度等信息,智能、便捷服务乘客。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李宇杰介绍,这是“首都智慧地铁”科研项目成果之一——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目前在北京地铁6号线进行试验。
他表示,北京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致力于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一套智慧地铁运营新模式,包括智能客服、智能运行、智能维护、智能管理四大应用场景。其中有两项重要节点工程,即智能列车、智能车站,“目前看到的智能客服系统是智慧列车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于2019年10月份启动”。
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的站台,记者看到智能列车徐徐进站,候车引导屏幕和屏蔽门结合,乘客能提前看到列车不同车厢拥挤度等信息,这方便了乘客选择合适的位置候车,减少上车排队时间。
走进列车车厢,车门上方往常显示列车到站信息的地方,变成了一块4K高清屏幕,乘客不但可看到中英文的行车信息,还能在屏幕内容变幻中清楚地了解即将到站的车站卫生间、扶梯、出口位置分布等内容。
与一般列车不同,智能列车的两节车厢通道上方,也增加了4K高清屏幕。它的正中央以中英文显示下一站车站名称,侧方则显示乘客所在车厢位置、哪侧车门即将打开、前后车厢是否拥挤等信息。
如果说以上提供的丰富、多元信息让乘客“惊喜”的话,那么,列车起步后,车窗摇身变成一面55寸“魔镜”,则让人“惊艳”。
列车启动后,显示地铁全网运行线路图的车窗上,显示出三维示意图,让乘客看到列车“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也让乘客了解到列车当前位置、前方车站出口周边商业设施等内容。
这些都是乘客看得见的新服务。李宇杰称,在车厢内,还有盯着乘客安全的“眼睛”。
他介绍,利用车内感知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列车实现了对于车内乘客晕倒、挥手求助等的监测和报警。同时,驾驶舱也加设感知设备,根据司机面部特征推断其驾驶状态,一旦监测到司机有疲劳、分心等情况,系统会语音提示,这为乘客增加了智能的安全保障。
“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代表了乘客服务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说,平台还支持扩展“千里眼”“智能运维”等功能,比如列车运行过程中,只要前方出现构成危险的障碍物、人员,系统自动报警、提示降速;列车回库后,连接网络即可上传运维数据,为设备维护、故障预测提供有力支撑。
他表示,后续将继续完善智能列车服务功能,力争在3至5年构建完成四大应用场景,让地铁服务更智能、乘车更高效、运营更安全。